2021年5月28日晚六点半,图书馆阅读推广组在图书馆A510“致知读书角”举办了本学期第五期致知分享会。
本次分享会没有限制主题和形式,以大家自由发言为主。首先进行分享的同学是来自数媒一班的邓贝昀,他认为原著和电影电视剧等作品很难带给观众一样的感觉,有时候这种具象的东西更带给人想象上的落差,是让他难以接受的,文字这一方面还是偏向于读者的想象,文字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使得能够对新的观众有所兴趣也让原著党满意。因此他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在这两种艺术作品中寻求一个微妙的平衡。对于这个问题,张明豪觉得影视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电影和小说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改变还是原创,能够满足好电影的普遍的因素不难,主要的是看导演的能力。杨莲杰觉得有的改编能够传统变革齐头并进,比如她最近了解到的一部影视作品《白蛇传•情》,就将传统神话,传统豫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传统与变革齐头并进,并不会让观众感觉到失望与难受。她还带来了《白夜行》的分享,原著的结局比较悲伤,而电影的结局会更加温暖,也更加贴近人性。对电影与文学表达方式异同的辨析能够加深我们对艺术的理解。第二位分享者曾海钦带来的分享是《百万美元宝贝》,她认为人应该为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而拼尽全力。骆艺翔则认为一个人不会为了达到一个东西而去做一件事,而是巧妙地慢慢的理解这些事情。艺术家的想法如果直接附加到作品中,那么我们的解读也会受到限制,张明豪分享了西方现代文学的一些书籍,比如《堂吉诃德》,《包法利夫人》,文中剔除了作者的影子,阅读这种书可以更加发散的不被作者拘束的参与到书中,让读者能更好的徜徉在小说世界里。
在这之后张明豪也带来了他准备的分享《断舍离》,书中理念来源于日本禅宗,而日本禅宗来源于中国禅宗。断舍离的理念有点类似现代的极简主义,是为了保持一种简单高效的生活状态,是对资源最大化利用需求的展现。断舍离本质是一种更理性的态度对待消费主义,通过修心让自己达到一种“简淡”的状态。并分享了同样源自日本禅宗的俳句《古池塘》,“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清净简淡,其纯粹的描写直接通向一种“悟”的状态。阅读《断舍离》抑或是日本俳句都能提升我们的心性,帮助我们在这个急躁且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慢下来。接着张懿在带来了《初等数论》和《算数研究》的分享,他觉得这本书概括性强、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这不同于其他的数学专业书籍,这本书更加先进,没有过多时代的局限。之后来自一师范鸣野文学社的周建政社长分享了自己对于近现代中国诗人的作品见解。北岛的写作蕴含着部分深邃的哲学思考,顾城则擅长描写那个年代的社会心理,到九十年代大火的汪国真则只局限于片面的思考,更多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同时他也表示中国的诗歌新时代市场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同质化。现在的人追求快乐,快乐至上,但真正的快乐应该来自对生活的细致体验,不应该停留在感官的消遣上。真正的快乐会让人得到心灵上的充实,反之只会令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并且感到空虚。
在本次分享会中,因为没有限定主题,大家的思维更加活跃开放,每个人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活动实到18人,在2小时后完美谢幕。
编辑:郭 星
责编:谢 萍
审核:王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