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六点半在图书馆A313由读书社外联部张轩主持开展了我们的总第十六期书籍分享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共计29名读者。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暖场活动——成语接龙。由主持人开头,各自按座位顺序接龙,同学们的机智幽默让现场气氛很快活跃起来。几轮过后,进入活动主题——书籍分享。每个人轮流上台发言三至五分钟,各自为带来的书进行介绍推荐,畅谈阅读感受,让每个人都感受不同书籍的魅力。本次分享会的活动效果良好,同学们都踊跃发言,现场气氛轻松愉快。
倪陈静推荐——《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是一本政治寓言,一本反乌托邦小说。小说讲述了名为温斯顿•史密斯的男人与当时的政权反抗斗争的过程,结局不尽人意,却使人深思。那个社会中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思想。极端的独裁者“老大哥”泯灭人性,毁灭思想,把社会变得空虚无聊,但凡有人敢违抗,甚至只是在大脑中想想——对不起,他将通过一系列残酷的手段,被迫改造成“思想纯洁者”。我们在阅读它的时候必须要明白它所透露出的真实含义,应该从中吸取到法治对公权力的制约,民众应有序参与政治这样的法治道理,这才是对奥威尔核心思想的最好诠释。
蒋文英推荐——《一分钟经理人》
“我们每个人的职责是什么,对什么负有责任。”本书以告诉我们如何把“一分钟经理人”的三个管理秘诀,即“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批评”在现实环境中行之有效地应用。这三个简单实用的秘诀浓缩了管理的精髓:目标明确具体,奖惩及时到位! 《一分钟经理人》是很有效的工作方法。
赵芷若推荐——《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这本书是日本小说家太宰治的一本半自传体小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借男主大庭叶藏之口说出的一句话,不难想象,说出这句话的人当初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本书会帮助我们挖掘出我们心里面那个最黑暗的自己。我不觉得《人间失格》是一个怎么样的好书,在我的眼中,能对我起到醍醐灌顶的书无非就是好书,他黑暗、阴郁、没有光泽但是它起到了属于它的作用。
莫建平推荐——《竹林中》
《竹林中》不是侦破小说,它激起的不是我们探究真相的兴趣,而是不同当事人对同一个事件讲述的角度、立场、语气、心理的不同所隐藏的信息。我们看到,武士和凶手对那位被奸污的女性都有些责备和鄙视,而那位女性则充满了自责。这可以看出东方文化中女性的地位,男性掌握话语霸权,他们对女性可以随意欺侮、嘲讽、谴责,他们凌驾于道德之上,违背道德然后谴责道德,即使奸污了女性也要谴责她的不贞,责备她没有做出彻底的反抗:自杀。
肖佳怡推荐——《胚胎奇谭》
《胚胎奇谭》这本书乍一读只会觉得它是一本恐怖惊悚故事,但当你真正读到它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它虽为鬼怪类小说,但是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有亲情、友情。耳彦是一个不名一文的人,嗜赌博,但就算是这样的人,他内心也有柔软的之处,他也和我们一样,期盼着世间的美好,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张轩推荐——《百妖谱》
这本书以一人、一狐、一僧、一妖为线索,讲了主角桃夭为寻《百妖谱》游遍天下的故事。桃夭每到一个地方,遇见一只妖,每一只妖都有它独自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人感动。妖,虽不存在,却犹如存在,他们不是冷血无情,他们可以几十年,只等一人,纵使生命只有一天,也会交付给那个人。一个个妖的故事,让人不禁心动落泪。即便人负了妖,妖也不会负人。妖是假的,但这本书创造了妖。像《哈利波特》,纵然明白巫师从未有过,却仍相信他的存在。
刘颖推荐——《潘多拉的盒子》
“我们的欢笑就发自那随意弃置于潘多拉盒子一隅里的小石子。”潘多拉的盒子实际是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典故,里面充斥着人世间的所有邪恶,但弃置于潘多拉盒子一隅的小石子却代表着希望,这个盒子给人类世界带来了无穷的黑暗,也带来了微弱的希望之光,人类便一直凭着这希望这希望之光在黑暗中前行。
刘铭轩推荐——《告白》
《告白》,多么美好的名字,却并非是其字面的意思。作者利用《罪与罚》的反推理手法来心理分析新世代教育和校园犯罪,各篇章由受害者亲人、嫌疑犯学生、嫌犯的家人及女同学等主观视角分别告白,一步步逼近犯罪动机的核心,藉此也提出许多重要问题,像是师生亲子关係如何有效沟通、校园犯罪的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惩罚该如何拿捏、如何与疑似有问题的学生相处来预防犯罪、如何落实个别化人格教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规章是否该检讨等等,小说适切地用个人的自白故事点出当今教育出了问题的因果所在。
陈响推荐——《银河铁道之夜》
《银河铁道之夜》被称为“永远没有完结的童话故事”。它主要写了两个少年搭乘银河铁道,徜徉于夏日的夜空中,与许许多多的人们相遇、离别的故事。我在这个故事里感受到了强烈的自我牺牲精神,爱与分享生命是它的主旨,自我牺牲是奠定这些的基础。银河铁道之夜之所以会让我有一种无可派遣的哀愁感,原因正在于此。虽是童话,却给了我相当大的震撼。
张伊推荐——《纳兰词》
《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作品充满感伤的基调,是对作者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纳兰性德的诗词并不是一开始就充满了悲伤凄凉之感,只是纳兰性德在他短短的31年当中,尝尽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不论是丧妻之痛还是追爱之苦,相守之难他都有切身的感受,而他所有的感受都体现在他的诗词里,也就是所谓的“纳兰词”。
彭景康推荐——《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经典之作,也是一窥黄老先生的“大历史观”的最佳去处。其书主要讲了几个万历年间的代表人物:万历皇帝、政治家张居正、内阁首辅申时行、一代名将戚继光、道德模范海瑞和明末思想家李贽。这些人物,在历史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人生无疑是光辉的,却也是灰暗的。整个帝国的运势在万历十五年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大明朝国运下行,最终天命归于努尔哈赤家族。
活动以阅读好书、交流互享为主旨,对于提高阅读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促进作用。通过这次的活动,同学们交到了许多志趣相投的书友。
活动结束,每个人都心满意足地抱书而归。感兴趣、想与我们共同交流的同学们可以关注公众号“读书社Read”,在下期积极报名,我们期待大家的参与。
编辑:郭 星
责编:谢 萍
审核:王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