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读书社承办的“书香校园”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之读书分享活动(第十一期)于2019年11月1日在图书馆A313成功举办,活动由外联部燕艳艳主持。
招新活动结束后,社团迎来了一批新的小伙伴,这批新的小伙伴为读书分享会增添了新的活力和思想。
首先进行的是暖场活动——数字炸弹和猜歌名,由主持人开头,各自按座位顺序接龙,同学们的机智幽默让现场气氛很快活跃起来。几轮过后,进入活动主题——书籍分享。每个人轮流上台发言三至五分钟,各自为带来的书进行介绍推荐,畅谈阅读感受,让每个人都感受不同书籍的魅力。
《南京大屠杀》——李雪珊推荐
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在完成自己第一部作品《蚕丝》后,开始将目光着眼于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短短几个月内,中华大地狼烟滚滚,生灵涂炭。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并对这座城市和城中的军民进行了丧失人性的洗劫和杀戮。这场超过30万人丧生的大屠杀,却在战后因种种原因而鲜为人知,甚至日方一再否认大屠杀的存在。为了还原历史,还受害者与公道,张纯如一面收集大量第三方资料,一面前往南京、上海等地与屠杀幸存者进行面对面的取证交谈,前后历经三年时间,终于在1997年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推出《南京暴行》一书,使这段"被遗忘了的大屠杀"的历史为世人所知。
《我喜欢她但是我迟到了》——雷小仙推荐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一定要告诉她。我喜欢她,虽然我迟到了,但我从未忘记喜欢她。时光倒流30年,这辈子我最喜欢却被一次次错过的人,此时正坐在我旁边。15岁那年,我许下一一个愿望,要在29岁之前跟你在一起。现在我29岁,我等累了,我要嫁人了。
泰戈尔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但是,太阳的光与热,对我而言是唯一,再多星星也比不上。错过太阳,就错过全部了,即使拥有全部的星星也没意义。
《乌鸦》——龙腾推荐
在法国中部的一个乡村,雷米•吉尔曼医生居然成了一只"乌鸦"的受害者。原来,有人写了一封署名"乌鸦"的匿名信,诬告他犯有通奸罪和非法施行流产手术。很快,这封诬告信就在村子里广泛流传开来,闹得整个村子惶恐不安,每一个村民都被怀疑是这封神秘匿名信的作者。雷米医生在对此事展开调查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同胞们的卑鄙无耻和小肚鸡肠。
《共产党宣言》——屈馨怡推荐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015年11月,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2019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1周年,回望《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171年,人类社会见证了种种思潮的激荡,经历了无尽的风云变幻,始终不变的是对和平幸福美好的追求。
《做事先做人》——李杰推荐
不做事,做人就没有了内涵;做事越多、付出越多,收获往往就越大;做事越少、惰性越大,收获就一定越小。所以,为人处世,不但要懂得做人,更要学会做事,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机地结合,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无往而不胜。
这本书注重提炼众多成功的做人之道与成事之法。无论是对初涉社会者还是久经磨练的人,该书的理念与方法都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与指导性。
《自卑与超越》——肖洪健推荐
《自卑与超越》以"自卑情结"为线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书中不仅涉及到人为什么活着,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和优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而且还论及了早期记忆,梦,犯罪及爱情、婚姻等内容。他在书中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
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占有很大份量。他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驱力的策动下力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它因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不同。在书中,他还论述了家庭和学校对个人的影响,他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生物学的本能力量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人的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幸福从不缺席》——倪陈静推荐
关于幸福,林清玄如是说:“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看见桑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幸福原是生活中的花草,粗心的人践花而过,细心的人怜香惜玉罢了。”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所以,与其说幸福是一种结果,毋宁说幸福是一种基于价值观的选择,因为选择,使我们在这个有缺憾的世界里,“不论处在何种景况,都还有幸福的可能,能在绝壁之处也见到缝中的阳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孟雨婷推荐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茨威格把陌生女人描述成一个不断要求对方认出自己的单恋者。她不求物质上的回报,不求肉体上的贪欲,她只是对他的存在感兴趣,就像她只对自己的存在念念不忘一样。可见,陌生女人始终承认他者的地位,她的自我恰恰需要通过他者才能给予定义,她的悲剧并不是自我无法同化他者为自我,而是自我无法与他者联系在一起,又能同时保持自我和他者的独立性。
《心有欢喜过生活》——刘思忆推荐
心所要的,不是足够多,是足够欢喜。
本书围绕“欢喜心”,集结林清玄备受好评的经典作品53篇。在清雅文字和禅意插图的引领中,重探生活原味,启发心灵的敏锐。
欢喜心是敢于超越自我,虽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忘想飞的心,不忘飞翔的姿势;是坦然承担此刻,生活不在别处,当下的每一刻都活得饱满、有力量,自己亦是风景;是懂得转化苦乐,人生的境遇不可捉摸,心智却可以扭转,心有正念,一切欢喜;是积极融入外境,保持着对世界新鲜而有希望的心情,时时 发射和接受幸福的信号。归根结底,欢喜心是一种敏感,一种韧性,使我们能享受好的生活,也能承受坏的际遇。
活动以阅读好书、交流互享为主旨,对于提高阅读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促进作用。通过这次的活动,同学们交到了许多志趣相投的书友。
活动结束,每个人都心满意足地抱书而归。感兴趣、想与我们共同交流的同学们可以关注公众号“读书社Read”,在下期积极报名,我们期待大家的参与。
编辑:郭 星
责编:谢 萍
审核:王 昊